白京波等5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解决“卖菜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市“卖菜难”问题的关心和关注,针对您们提出解决“卖菜难”问题的几点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鼓励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地建设改造商品化处理设施,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围绕农产品上行,建设改造一批具备分拣、预冷、预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完善检测、加工、配送等功能。近两年重点支持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产展销中心项目、山东鲁中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中央厨房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有效推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苹果文化节、猕猴桃采摘节、高青黑牛节、高青小龙虾节等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销会、农交会、绿博会、“好品山东”大中城市推介会等各类农业展会,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加强产销对接,提高淄博农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开展“农超对接”洽谈会,组织商贸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专业合作社”的供应链模式,实现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有效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利于农民和消费者。
三是做好农村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做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建设。2020-2022年,我市共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19个,全市建成仓储设施25.5万立方米,全面提升了我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稳产保供能力和服务带动能力。主要存储胡萝卜、西葫芦、芹菜、桔梗、山药、西红柿、甜玉米等蔬菜,猕猴桃、苹果、葡萄、梨等水果。用好衔接资金建设冷链项目。2021-2023年,我市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实施冷库冷链相关项目10个,2024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冷链物流类储备19个。累计建设冷库14座,购置冷链配送车3辆,投资约1350万元,带动帮扶19000余人,其中脱贫和监测对象人数600余人。
四是有序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我市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等18家院所,中化、阿里等23家头部企业,匡廷云、赵春江等12位院士专家开展合作,嫁接引入技术、项目和管理模式,建设中国农科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推动实现数字农业技术发展。集中打造粮食、蔬菜、黑牛(奶牛)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建成数字田园、果园、牧场等70家。桓台县、高青县等粮食主产县搭建中化MAP全链条粮食数字服务平台,思远农业“农保姆”服务全国5000多个村服务站、20余万社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社会化服务。
五是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加强品牌培育。2016年,市政府印发了《淄博市品牌农产品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市委宣传部及市发改、商务、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品牌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品牌动态管理,维护品牌声誉形象。目前,我市认定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136个,培育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56个,省“好品山东”品牌8个,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全国“土特产”农产品1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63个。抓好品牌运营。聘请专业品牌运营方,成立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品牌专班,专职负责品牌管理运营工作。2023年成立淄博市农产品品牌协会,打造了“淄博农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全市“1+11”农产品品牌体系。搭建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淄博市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已入驻95家企业、121个品牌、1058个产品;启用淄博农品首家品牌授权体验店,开展了淄博农品进社区、进办公场所展销活动。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广告等途径强化品牌宣传。举办农民丰收节、苹果文化节、猕猴桃采摘节、高青黑牛节、高青小龙虾节等节庆活动。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销会、农交会、绿博会、“好品山东”大中城市推介会等各类农业展会,积极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高淄博农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加强政策支持。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品牌建设。对获评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给予财政奖补,主要用于农产品品牌的管理、维护、宣传、展销等。出台《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九条措施》,对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市级以上知名品牌进行奖励。出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九条措施》,从企业培育、产业发展、进阶升级、金融扶持等方面支持特色品牌农业主体做大做强。
六是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每年组织“618”活动、“金秋双节直播季”、“双十一”系列活动,推动企业开展各具特色、优惠力度大的线上满减打折促消费活动,2024年“618”活动期间,我市网络零售额20.9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亿元。举办“汇聚齐品、云逛淄博”聚划算专题活动、“抖in域见好货·淄博好物季”等淄博特色直播活动、齐品淄博电商选品暨临淄美物推介会。联合市邮政管理局,举办“2024年沂源大樱桃节暨沂源邮政服务产业振兴电商助农活动”,推动沂源大樱桃线上销售。加强与头部平台合作,通过直播带货、旗舰店、抖音店等方式,通过产品生产流程直播、产品故事讲解,提高网络关注度和影响力。结合“网上年货节”、618、金秋双节等线上消费旺季,与抖音、天猫等共同谋划促消费活动,举办淄博专场直播活动,推动淄博产品线上销售。创建“淄博农品”品牌小程序、抖音、视频号网店。举办“齐鲁农超—淄博农品馆”上线启动仪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线“齐鲁农超”电商平台,已入驻企业222家,48家企业完成易通支付入网,42家企业已完成闭环交易,总销售额116507.55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您们的宝贵意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果蔬产业扩容提质增产增效。立足我市果蔬产业总体布局,聚焦辖区内资源禀赋、特色亮点、区域差异等,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果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等,调整优化各区县果蔬结构,重点巩固临淄设施蔬菜、高青西瓜、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的提升优势,发挥淄川食用菌、周村速生蔬菜、高青菠菜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特色果蔬优势产区生产规模。
二是抓好产销对接。在线下,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抓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争创省级农产品出口产业集聚区,进军粤港澳大湾区。借助淄博烧烤热度,在淄博旅游景区、网红打卡地、农业观光旅游园区、重点办公场所、社区等举办品牌宣传、特色农产品展销。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和国内外各类农业展会等平台,加大对淄博农品的宣传和展销。在线上,持续用好“齐鲁农超”电商平台,借助“618”、中秋节、“双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对接优秀主播开展“好品推荐官”集中带货活动,通过抖音短视频大赛,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公众号、“淄博农品”小程序等平台,做好淄博农品的宣传展示、推介营销,进一步提升淄博农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三是加强高端品牌培育。加大对品牌创建、运营、维护等方面培训和宣传,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管理和保护能力,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品牌,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精品品牌、“好品山东”等知名品牌,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区域公用品牌准入机制,把好准入关,定期开展淄博农品使用授权。加强农产品品牌动态监管和日常监测,构建品牌淘汰退出机制。
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将各项扶持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增强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资金、政策、人才的投入和保障。把握精准扶持,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培育新型主体,围绕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产业内发挥领军作用,成为品牌化的主力军。聚力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集中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推动符合条件的区县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强县、绿色先行县,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乡土产业名品村。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金融资本共同参与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
五是加强市场信息监测。按照上级要求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制度,重点对生活必需品市场供需和价格情况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反映市场动态。市、县(区)安排专人进行应急值守,密切跟踪社会舆情动态,及时发布市场供应权威信息,快速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应急保供准备。细化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组织各应急保供企业加强产销衔接,提高储备实物量,确保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淄博市商务局
2024年8月15日
(联系单位:市商务局,联系人:张成,联系电话:3190263)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