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市中医药百年老商号品牌创新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009
建议人: 师丽娜
主办单位: 淄博市商务局
答复时间: 2023-07-1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师丽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我市中医药百年老商号品牌创新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现有中华老字号11家,山东老字号34家,共有省级以上老字号45家,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2位。其中中医药类老字号企业5家,包括中华老字号2家,分别为桓台起凤整骨医院、淄博万春堂骨科医院有限公司;省级老字号3家,分别为淄博天和堂景泰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张店赵培印保健品店、淄博陶济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发展现状

除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景泰成外,另外4家老字号企业2022年,实现营业额5073万元,以起凤整骨医院为首,实现营业收入4800万元。现共有职工约800人,其中景泰成约600人,起凤整骨医院167人;除景泰成外,另外4家现共有坐诊中医约50人。赵培印老字号掌门人赵焘,现为淄博职业学院教授;起凤整骨医院与山东现代学院签约,从院内专家到校授课、学生到院临床实习、共办学习交流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景泰成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签订实习就业合作协议,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先后参加了进博会、老字号中华行等展会活动,通过高端平台开展品牌宣传和现场推介。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多数中医药类老字号守正有余而创新不足,有些对自己的产品“敝帚自珍”,部分企业发展艰难。以陶济堂为例,2022年营业额22万元,职工人数共计3人,人均7万余元。

从企业发展层面看,一是品牌价值低,管理方式粗放,销售渠道单一,产品老旧,配方、包装、物流、营销等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人员老龄化严重,有影响力的老中医整体处于50岁以上,技能型人才认定困难,工作环境差,年轻人留不住。

从机制建设层面看,一是梯次培育机制不够健全,国家、省甚至周村、博山成立了不同层级的老字号并有协会配合工作,但是市级层面目前没有认定老字号,也没有成立协会,不利于工作衔接和品牌培育;二是扶持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国家、省、市均未出台专项扶持资金,我市目前没有形成针对性的政策包,各部门单打独斗,导致许多企业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上尤显不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立品牌

1.成立市老字号协会。鼓励由聚乐村、周村烧饼等影响力较大的老字号企业倡导成立市级老字号协会,吸纳年轻的老字号企业家建立理事会,订立协会章程,为我市老字号抱团发展搭建服务平台。

2.沉浸式宣传。在车站、景区、酒店等人员集散区设置老字号展示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议、活动、展会等人员集聚活动上进行老字号文化及产品宣传,鼓励研学游、老年游等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

3.平台式推介。积极在消博会、老字号中华行等展会活动上搭建淄博老字号专区,推动在火车站等“城市窗口”设立老字号展示展销专区,将我市陶琉、酒、糕点等老字号产品打造为精品礼品,用好融媒体平台,用新一代消费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叫响“淄博老字号”品牌。

(二)提质效

1.引导老字号企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好周村古商城省级老字号集聚区效应,鼓励博山老颜神美食街、颜神古镇等街区积极培育集聚,推动出台优惠招商政策吸引省、市内外老字号入驻,形成特色商圈和老字号场景消费体验区,引导特色产品和服务集聚。

2.完善全市老字号培育体系。严把质量关、严守品牌关,鼓励条件成熟的区县推出当地老字号,年内认定首批市级老字号,并积极推荐认定省级老字号,争取再认定一批中华老字号,形成全市老字号良性培育体系和良好发展氛围。

3.树立一批老字号发展典型企业。倡树守正传承、创新发展理念,从现有老字号企业中优选小而美、小而精的行业典型,走特色发展道路。引导改善产品结构。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打造高、中、低档特色产品系列,从品牌、配方、包装、营销等多方面打造不同的产品套系,从而进一步打开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稳就业

1.用好人社政策。与人社等部门合作,梳理面向老字号企业在技能型人才认定、企业自主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培训基地等方面的政策,开设专题政策巡回宣讲,扩大政策知晓度和受惠面。

2.搭建校企对接平台。与淄博职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等职业类院校沟通对接,搭建校企平台,从人才定向培养、设立实训基地等方面入手,增加校企合作力度和范围,引导年轻人走进老字号企业。

3.引导改善用人环境。组织老字号企业去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参观学习,引导企业从工作环境、管理方式、薪酬绩效、晋升渠道、企业文化等多维度进行改善,形成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的良好氛围。

(四)促消费

1.组织开展“四进”促消费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字号产品“进社区、进商超、进景区、进服务区”活动,各区县分别选取1-2家社区开办“老字号大集”,推动老字号在商超、景区、服务区设立专柜,用现场推广的方式让老百姓直接接触老字号产品。

2.组织开展老字号企业直采活动。通过老字号协会开展供需对接会,给予团购优惠价格,倡导全市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国企、重点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老字号产品。

3.开辟线上销售专区。与京东、淘宝、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合作,开设淄博老字号专区,并做好专区网络营销,通过线上营销、线上零售、线上集采的方式帮助打开老字号线上市场。

4.打通海外渠道。用好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老字号中华行等国际型展会平台,从华人聚集区入手开展老字号产品巡回展,通过“国礼”高端平台打响产品品牌,通过老字号产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淄博市商务局

                   2023年7月18日

 

(联系单位:市商务局,联系人:高文强,联系电话:3190797)

(此件公开发布)

背景及问题分析 淄博是齐派医学文化起源地,是“医祖”扁鹊的故乡,西汉名医淳于意著述的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也诞生在淄博,2019年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认定为中医药学主要起源地。在中医药发展历史沿革中,我市形成了多个中医药老字号品牌。中医药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具有巨大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自2006年以来,国家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项目,老字号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9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培育形成一批老字号骨干品牌。但我市现有的中医药老字号仍存在品牌影响力小、传承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中医药老字号品牌顺应市场需求新变化,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拓展品牌价值,现对全市中医药老字号现状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 “万春堂”、“瑞生堂”中华老字号2家(国家商务部评选),“陶济堂”、“赵培印”、“景泰成”山东老字号3家(山东省商务厅评选),“橘源堂”等百年老商号33家(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评选)。这33家品牌老店,其中“张店石氏奇方中医养生康复理疗”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距今450年,已传承20代。(具体情况见附件) 二、存在问题: 1、品牌影响力不大,退化突出:寻访的33家百年老商号中,随着时间推移,已有11家寻访不到传人,消失不见。现存的老商号中,“瑞生堂”(现桓台起凤整骨医院)是中医骨伤专科医院,职工90人、床位120张,“橘元堂”等9个品牌为中医诊所,日门诊患者仅在10-100人左右,均未形成足够区域影响力。最早建立于周村古街古商城的“广和堂”和“三生堂”,作为淄博市中医医院的前身,其品牌专业传承、知晓度也明显退化。 2、品牌经营意识不强,运营困难。一是对老字号、百年老商号缺少推广理念,没有经营品牌的意识和战略性品牌发展规划,不能有效利用资源。二是因品牌不具备足够的规模、体量,品牌之间缺少相互沟通和协作,因其炮制讲究、制作精细,承受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受市场改头换面的“新剂型”的冲击、医改招标、药品集采等政策的影响,经营举步维艰,能否生存都堪忧虑,传承发展就更难有保证。 3、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符号不清晰。我市现有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大都在宣传“历史悠久、制药秘方”,除“桓台起凤膏药”有一定的识别度外,大多品牌定位、特色、核心竞争力不够清晰,导致无法形成品牌独一无二的区隔与个性,这些信息留给患者的只能是一个模糊的面孔。尤其是与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是非常遥远的,也就是说其品牌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品牌符号不清晰。 建议 三、老字号品牌创新的建议 老字号应在品牌战略实施中贯彻品牌创新的思想,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创新,制造差别化的品牌,提升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1、保持“老字号”品牌优势。明确品牌定位特色。一是凝练品牌特色,清晰界定品牌符号,保持特色专病、医药同馆等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传播品牌核心优势。二是注重传统经验的继承。支持老字号品牌与淄博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工匠教学基地”,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授徒传艺,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三是与新华制药等药品研发企业合作,运用先进技术创新传统工艺,提高自制制剂的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并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吸引新顾客,开拓新市场。 2、搭建平台促进品牌机构间融合发展。建议成立“淄博市中医药学会老字号品牌管理委员会”,鼓励中医药老字号品牌集聚化抱团发展。搭建品牌交流平台,帮助品牌运营推广、战略实施、监测品牌表现等。同时形成合力,拓宽人员招聘、中药饮片采购渠道,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3、创新品牌传播渠道,更新品牌形象。一是推出“互联网+中医药老商号”项目,打造淄博中医药老商号健康APP、宏仁堂药店电商平台老商号专区等,在用户的每个信息接触点,送上有趣的健康资讯,激活社交分享的栏目互动。二是通过举办“老字号健康节”、“周村古商城中医药老商号旧址”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口口相传的传播模式。通过改变品牌形象、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医药,用文化和情怀唤醒大众记忆,用创新和时尚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做现代人喜欢的老字号。让国粹成为国潮,让年轻人了解品牌,并信任品牌,最终爱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