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涉及会展行业的内容如下。
推深做实“优”和“扩”两篇文章,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实现新提升。一是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推进数字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推动“技改专项贷”提质扩面,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累计达到80%。加快产业算力中心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30个以上,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二是推动“四强”产业提级增效。实施“四强”产业提级增效行动,推动重大产业链项目投产达效,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MEMS和物联网、氢能及燃料电池等19条重点产业链,力争“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0%。突出抓好7个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发展,力争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三是推动新经济发展提速。实施新经济培育“沃土”行动,加快培育壮大氢能和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新能源新环保等产业新地标,支持办好2022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年内打造形成600台无人驾驶、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实施新物种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年内培育独角兽类和瞪羚类企业15家以上、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四是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聚焦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推动服务业融合、集聚、创新发展。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集聚区三大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和“非接触经济”,做强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市,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5%以上。五是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化齐文化传承创新突破行动,开工建设“齐风胜境”等精品工程,启动齐国故城、蹴鞠、淄博工业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优化“一核两翼三带六组团”全域布局,抓好华侨城、牛郎织女景区等30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培育5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完善城市功能和治理体系,在增强城市能级上实现新提升。一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高标准做好中央活力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加快推进小清河复航、济南至潍坊、临淄至临沂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争取沾化至临淄、济南至高青高速年内建成通车,开工建设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实施经十路东延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推进张博市域铁路改造和城市大外环项目建设。加快31个物流重点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基本建成投用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实施北京路、上海路快速化提升改造,新改扩建广州路、华光路等26条道路,建成5个过街天桥。全面推进火车站北广场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改造老旧小区46个、4万户,改造棚户区23个、2.75万套。新建、改造265.3公里城市供水管网,开工建设淄博新区水厂,农村规模化供水率提升至75%。对100万户居民天然气设施进行改造更新,实现全市老旧小区简易物业管理全覆盖。二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深入推进全域公园建设,实施市植物园改造、柳泉湿地公园等281个重点项目,建设孝妇河奥林匹克公园和东部山地运动公园,完成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一期工程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改造园林绿地400公顷、绿道100公里、廊道100公里,完成山体绿化提升5000亩,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3%以上。持续推进精准治污减排,实施21个VOCs和NOx治理项目,确保PM2.5平均浓度降低5.7%、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0.2%。深入实施“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加快建设现代水网,年内开工项目28项,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开展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行动,改造合流管网90公里,力争主要河流断面消除V类水体。扎实推进“固废整治五年专项行动”,争创“无废城市”。实施明清街北段等视觉一体化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公园小品,提升城市时尚气质。三是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统筹推进“五好”城市和多彩活力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建设,启动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建设90家“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50处多功能运动场地、20处青年时尚运动场地,开展剧院影城免费开放日活动,打造“15分钟文化健身圈”。办好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麦田音乐节、青岛啤酒节、“起源地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电竞大赛、淄博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提升城市活力指数。
(摘自淄博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