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力“淄博流量”培育行业特色品牌,助力行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2024041
建议人: 李洪涛等5位代表
主办单位: 淄博市商务局
答复时间: 2024-08-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洪涛等5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借力“淄博流量”培育行业特色品牌,助力行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各位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市商务局将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加快培育餐饮业品牌作为相关重点工作,借力流量促进我市特色品牌建设、产业化发展,维护淄博“人好物美心齐”的城市形象。市文化和旅游局借势借力烧烤流量机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保障文旅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和持续丰富文旅消费活动,大幅提升了文旅淄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品牌培育,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淄博“好品”的外溢和内吸效应初步显现,有力助推了行业实现产业化发展。

一、开展工作

(一)推动老字号提质扩容。2023年我市巧媳妇等5家企业列入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新增企业数量列全省第1位。目前我市现有老字号43家,列全省第2位。一是搭建发展服务平台,完善梯次培育机制。推动成立淄博市老字号企业协会,颁布《淄博老字号示范创建及保护促进办法》,完善了淄博老字号、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三级培育机制。二是壮大老字号队伍,为企业品牌赋能。认定35家企业为第一批“淄博老字号”。三是推动集聚区建设,打造老字号沉浸式体验区。目前周村古商城已有6家中华老字号及多家山东老字号入驻。四是利用展会平台,提升品牌知名度。先后组织全市百余家(次)老字号企业参加重点展会活动近20场。开展淄博老字号进北京党政机关活动,举办2023淄博市老字号年会暨老字号国货潮品年货大集。

(二)大力培育餐饮品牌企业。一是重点挖掘整理我市具有地域特色、承载鲁菜文化精髓的餐饮企业,强化我市传统餐饮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荐我市老字号餐饮企业参与“中华老字号”、“山东老字号”、“淄博老字号”的认定。目前清梅居、周村宾馆、知味斋、聚乐村、高青迎宾馆、张店宾馆、淄博饭店、馥茂斋、渔洋宾馆等餐饮企业都已成为市级以上老字号。二是推动餐饮行业绿色发展。倡导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鼓励餐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参加绿色餐饮培训、烹饪技能大赛、地域名菜评选认定等活动,打造一批示范性、推广性强的行业示范。目前,我市共有省级“绿色饭店”12家、鲁菜名店8家。

(三)全市联动,构建“抓大文旅”工作格局。由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淄博文旅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4位分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构建“1+13+11”工作体系,推动淄博文旅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大水平跃升。

(四)加强政策引导。出台《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的通知》,明确了构建品牌体系、打造标准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夯实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标杆推广体系五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打造“好品山东”品牌,提升淄博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2024年,我市11个品牌获评“好品山东”品牌,包括9家企业(产品)品牌、1个地理标志品牌和1个区域品牌。组织7家品牌企业参加了山东省政府“好客山东·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活动,好物淄博品牌引领力不断扩大。

(五)强化品牌培育。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申报意向和行业位次进行梳理,建立《品牌培育库》,分8个类别为205家企业确定了培育方向,实现品牌精准培育和有的放矢。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对政策了解不及时、掌握不全面、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制发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开展座谈交流、“你点我办”等方式广泛宣传,提升企业质量品牌意识。2023年,我市26家企业获评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累计获评企业达104家。

(六)强化标杆选树。坚持“质量兴企、品牌强企”,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申报,推动企业参与高端品牌竞争。2023年,我市得益乳业获评第九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全市获奖企业累计达到5家。开展两届淄博市质量领军企业(人物)选树,大力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选树质量管理标杆和品牌建设标兵,叫响“淄博制造”,树立淄博品牌良好形象。

二、下步打算

(一)立品牌、提质效。一是发挥老字号协会作用团结全市老字号企业,开拓进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为会员企业提供合作平台,争取政策资源,满足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行业自律,成为助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平台式推介。积极在消博会、老字号中华行等展会活动上搭建淄博老字号专区,推动在火车站等“城市窗口”设立老字号展示展销专区,将我市陶琉、酒、糕点等老字号产品打造为精品礼品,用好融媒体平台,用新一代消费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叫响“淄博老字号”品牌。二是树立一批老字号发展典型企业。倡树守正传承、创新发展理念,从现有老字号企业中优选小而美、小而精的行业典型,走特色发展道路。引导改善产品结构。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打造高、中、低档特色产品系列,从品牌、配方、包装、营销等多方面打造不同的产品套系,从而进一步打开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一是坚持“质量强企、品牌兴企”内涵发展之路,以政府质量奖为抓手,通过淄博市质量领军企业(人物)选树,建立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动态培育库,遴选一批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成效显著的企业作为国家、省级质量奖争创梯队,通过创奖培育指导,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总结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二是坚持“品牌高端化”发展思路,持续开展高端品牌培育活动,以“好品山东”为平台,加强品牌宣传推广,讲好“好品山东·好物淄博”品牌故事,彰显淄博品牌影响力。三是加强品牌动态管理,建立“好品山东”、淄博市质量领军企业等品牌企业社会承诺、部门联合督促等工作机制,结合动态监管、监督抽查结果,对品牌主体实施预警、整改、约谈、退出,持续保持淄博特色品牌活力,达到“培育一个品牌、拉动一个行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效果。

 

                  淄博市商务局

                   2024年8月15日

 

(联系单位:市商务局,联系人:黄凌慧,联系电话:3190797)

此件公开发布

题目:关于借力“淄博流量”培育行业特色品牌,助力行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理由:2023年初,“淄博烧烤”、“淄博琉璃”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爆火,为淄博市吸引了巨大流量,让淄博市在国内形成一定知名度并成为一个“流量城市”。面对巨大流量给淄博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淄博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着眼于优化淄博市整体发展格局,以“流量城市”、“网红城市”为基础,培育特色“流量产业”、培植特色“流量品牌”,实现行业特色品牌的系统化、产业化发展,让“流量”有效助力城市经济发展。但是,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淄博市在“淄博烧烤、淄博琉璃”等流量带动下,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知名度,成为一个“流量城市”,但是大部分本土企业未能有效借力到“淄博流量”红利,“流量城市”未能顺利转化为“流量产业”,实现系统化、链条化发展,更未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流量品牌”。 二是网络流量有利有弊,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小的挑战,要深入研究如何把握“机遇和挑战”之间平衡,在吸引流量、留住流量的同时,更好地借力“流量”,助力区域内行业特色品牌培植,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 三是“淄博流量”红利时期,企业在借力网红流量促进自身产业化发展、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缺乏经验。 建议: (一)政府主管部门应依托“淄博流量”,借力“流量产业”发展,鼓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老字号企业积极打造特色“流量品牌”,并及时为企业提供具体指导意见,帮助企业借力淄博市“热情、真诚、友好”的城市正面形象,积极向“网红品牌”转化发展,并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二)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一个沟通共享平台,集聚各区行业特色品牌建设相关企业,不定期组织沟通共享活动,可为企业分享一些借力“淄博流量”建设特色品牌的相关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宣传一些行业品牌建设相关的政策方案,鼓励企业间积极开展品牌建设、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交流等。 (三)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选育、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流量品牌”,并制定流量投放补助、品牌培育补助等切实可行的网红品牌培育扶持政策,同时,为本土品牌与国内知名网络平台建立沟通合作平台,帮助淄博原有的优势品牌,充分借助“淄博流量”,打造多款能够展现城市形象并具有全国影响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