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措并举促进我市跨境电商深入发展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1302284
建议人: 臧成娜
主办单位: 淄博市商务局
答复时间: 2023-07-1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臧成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促进我市跨境电商深入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去年1月,我市正式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2年全市共备案跨境电商企业360家,备案海外仓5家,实际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主体达129家,实现进出口77.1亿元。市商务局与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淄博海关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对接,在跨境电商政策、通关、税收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一是发挥政策支持引导作用。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关于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淄商务字〔2022〕131号),出台全市跨境电商一揽子政策,从做大跨境电商规模、跨境电商聚集区及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设跨境电商线上线下体验店、公共海外仓发展、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跨境电商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七大方面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引导企业探索开展跨境电商新业态,进一步推进淄博跨境电商高发展,健全我市发展生态,促进淄博外贸新业态扩容提质。

二是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赴潍坊寒亭县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安丘市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省内先进地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及建设运营模式,并邀请产业园区运营单位负责人来淄考察,寻求合作机会。与龙工场、浙江国贸、巨鹏飞等跨境电商产业园龙头运营企业对接,结合我市产业和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跨境电商全生态链服务,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为企业提供园区办公、注册开店、孵化运营、海外营销、人才培育等核心服务,发挥园区平台作用。目前博山区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开园并开展业务,临淄区浙江国贸产业园已落地并入驻装修,周村区寒亭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签约并开展业务。

三是开展跨境电商调研及政策宣讲。商务、海关、税务、人行等部门联合开展政策宣讲,邀请业务专家对跨境电商B2B出口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进行解读,加强政策宣介,上半年,共开展跨境电商相关政策业务培训会11场,培训1080人次。开展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专项调研,与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头部平台进行对接,了解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瓶颈及政策诉求。推荐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成功入选省级跨境电商孵化试点单位,为全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人才输送渠道。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建立与海关、税务、人行等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在通关、退税、收结汇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更多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深化与省跨境电商协会、阿里巴巴、亚马逊、中国制造网等主体合作,在淄博市开展跨境电商专题培训活动,广泛深入宣传跨境电商在市场开拓、通关退税便利等方面的政策优势,深挖本地优势产品跨境电商潜力。 

二是加紧完善跨境电商生态圈。引导各区县围绕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与知名跨境电商园区运营商和团队合作,招引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公司及金融、物流、培训、流量孵化、生产贸易等相关企业入住,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形成相对完善的跨境电商发展链条,促进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活跃跨境电商生态圈。

三是加快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依托市内外高校和知名互联网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中高端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发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省级跨境电商孵化机构试点和淄博职业学院省级跨境电商实训基地作用,培育跨境电商人才,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设立模拟交易和实训实操基地,举办跨境电商人才双选会,为全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淄博市商务局

                   2023年7月18日

 

(联系单位:市商务局,联系人:任文力,联系电话:3190770)

此件公开发布

背景及问题分析 一、背景 近几年,我市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好、速度快,2020年9月我市获得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9710、9810)资质,全年完成跨境电商出口37万元,实现破题发展。2021年3月,国家将跨境电商零售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综保区,3月31日淄博综保区通过验收封关,我市依托综保区获得开展1210资质,自此跨境实现电商快速发展。2021年实现9710和9810项下跨境电商出口29.3亿元,同比增长7918.9%;全市培育跨境电商出口企业70家,其中出口额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7家,并且拥有8个省级认定的跨境电商主体。2021年以来,我市跨境电商企业探索布局建设了美国凯瑞国际有限公司公共海外仓等海外仓,为我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搭建了平台。 二、问题分析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我市跨境电商业态起步较晚,处于引导培育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先进地市差距较大。2021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2855家,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企业仅占2.5%,且很多企业即使网上获取订单,也会通过传统一般贸易进行交易结算。2021年度阿里巴巴国际站有淄博企业客户440家,其中实现跨境电商出口的企业70家,仅占总客户数的15.9%。各区县跨境电商发展不平衡,以2021年各区县数据为例,跨境电商总额最高的是高新区3.39亿元,最少的是博山区17.08万元,相差3.38亿元。 2.发展基础条件落后。因资源、区位、基建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市大部分区县尚没有国内外跨境电商龙头平台和企业入驻,未能通过引进等方式搭建起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尚无跨境电商产业园、公共海外仓等集聚发展载体,各区县跨境电商业态整体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全市专业的跨境电商业务代运营、人才孵化、金融、货代等业态不健全,集聚发展优势不明显。 3.外贸发展不确定因素多。当前传统货物贸易整体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加之受疫情持续、行情多变、汇率波动、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进出口业务受阻,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激发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 4.专业适配人才不足。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应具备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国际物流、跨境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但市场上现有的跨境电商从业者,主要还是原来传统外贸人才在摸索中转变而来,很难做到知识、技能的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市级层面进一步研究跨境电商培育发展政策。各区县加强政府参与,结合市级及以上跨境电商政策,在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公共海外仓建设、跨境电商人才招引培育等方面出台县级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促进作用。 2.加强基础建设。市级层面统筹各方资源,引领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等基础建设。各区县加快重点市场海外仓优化布局,引导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积极参与海外仓建设,鼓励企业可通过自建、租赁、合作等方式建设海外仓。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招引国内外跨境电商龙头平台和企业入驻,积极探索建设国际电商平台、海外物流智慧平台、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等。 3.加强人才引育。市级层面加强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引进、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各区县由政府牵头,带领本土外贸企业去各大高校举办专场校招会,招引优秀跨境电商人才,同时加强政策支持留住人才。积极探索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外语+外贸+电商”复合型跨境电商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