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建议的办理答复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1303299
建议人: 梁文刚
主办单位: 淄博市商务局
答复时间: 2024-08-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梁文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讨论,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农村电商基本情况

一是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推动电商企业与种植基地、合作社等对接,强化基地直采等模式,为京东、天猫、美团等知名电商平台直供果蔬;开发小程序,为单位团体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购物体验。2022年,市商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认定淄博市涉农电商领军企业13家。

二是加强平台合作。与抖音、淘宝等头部平台联合,举办淘天集团淘工厂食品生鲜招商专场活动、“1688平台生意倍增计划发布会”、淘宝直播产业带招商培训会、山东天猫品牌生态繁荣计划-淄博站等活动,推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企业开设网上店铺联合驻淄高校共同赴京东调研对接产教融合与仓储物流等相关业务。

三是组织电商活动。每年组织网上年货节、“618”、“双十一”等电商促消费活动,2024网上年货节系列活动期间,我市8款产品入选“必买100款山东好年货”,全市网络零售额17.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296.5万元。联合市邮政管理局,举办2024年沂源大樱桃节暨沂源邮政服务产业振兴电商助农活动,推动沂源大樱桃线上销售。

四是提高校企合作实效。深入驻淄院校调研,谋划共建京东商学院,打造“政府+学校+企业”人才培育模式,今年组织500余名学生分赴全市30余家电商企业带货实习,单场带货额突破5万元。共建校园选品中心,在淄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举办“好品山东·商行天下”淄博专场会、京东(中国)特产·淄博馆新品发布会等,汇聚100余家“淄博好品”企业,销售额突破50万元。

五是加强人才培训。启动全市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在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高青县举办乡村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累计培训1200余人。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省商务厅组织的农村电商“云课堂”,通过学习先进案例的成功经验,拓宽运营思路。指导区县举办特色培训活动,高青县邀请当地运营专家在青城大集为20余家商户集中答疑解惑,沂源县组织电商企业开展合规经营培训。

二、下一步推动措施

一是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强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针对平台重点业务,开展宣讲、培训等具体活动。推动涉农电商企业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渠道。深入与快手、抖音等平台合作,加大对我市特色农副产品的场景化直播,加大直播推广力度,提高我市农产品线上影响力和集聚力。

二是举办直播电商活动。联合相关平台,举办电商促消费活动、直播大赛活动等,将特色农产品集中分类,分层次对接主播,开展淄博特色直播活动,全力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邀请头部主播进企业、进生产基地,宣传产品特色、企业文化。

三是加强直播电商人才培育。指导市电子商务企业家协会,在全市持续举办乡村直播电商公益培训,为有意向开展直播的新农人提供专业的电商直播培训。进一步加强与驻淄院校合作,举办校企对接活动,推动与开设电商课程的院校联合设立“电商学院”、实训基地等,强化“订单培养”,为我市电商企业持续输出电商人才。

感谢您对电子商务工作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淄博市商务局

2024年8月15日

 

(联系单位:市商务局,联系人:李超,联系电话:3190772)

(此件公开发布)

题目: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理由:背景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助农直播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直播电商已经成为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销售的重要渠道,在解决农民买货难和农产品销售难,助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要求年内电商直播场次达到15万场以上,为发展农村电商直播新业态提供了政策支撑。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村网络零售额20.8亿元,同比增长48.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2亿元,同比增长30.2%。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物流方面,目前大部分物流体系相对完善的农村都靠近城郊、乡镇,本质上是城镇物流体系的向外延伸,而在那些距离城区、乡镇距离较远,并且分布相对零散的山区农村,除了 EMS 外,其他民营物流公司基于运营成本等的考虑,很少建立仓储物流设施。 在网络方面,农村 5G 基站和网络容量速度参差不齐,特别是地处偏远农村,网络设施难以满足电商发展要求。 二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有的地方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如有些农户为了自身利益,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绿色种植;为了使农产品色泽更加鲜亮、产量进一步提升,使用了化学农药,导致残留量超标;因为不符合标准而影响正常销售,不仅给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严重损害品牌的信誉。 三是农村电商人才供不应求。一方面农产品的直播内容单一,主要是以简单农产品告知和介绍为主,未围绕农产品自身特质去挖掘和优化并创新直播形式以及内容,无法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突出特征,更无法体现农产品的价值。 另一方面直播行业具有全产业链人才需要,涉及管理运营、实践操作、资源整合以及具体的战略定位和实际运营等问题,包括策划、文案、主播运营各方面人才,整个农产品直播行业的专业人才覆盖率较低,行业人才短板亟需补充。 四是农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很多地方受农产品产品供应不足制约,产量短板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尤其农产品因季节性、时效性,以及生产周期等诸多问题,发货、备货都比较困难,没有形成较稳定的产业链。 建议 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力度。转变观念,统筹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物流资源部门,建设镇村两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完善的冷链仓储,搭建农户和物流合作渠道,有效降低农村末端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强农村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增加网络基站数量,加速推进通讯费降费进度,提高农村入网率。 二是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检验分析的标准。从产品认证、产地证明、产品检测检疫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的生产、包装、运输、储存等规范标准,采取有效措施,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关,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提升政府智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塑造农特优品牌,打好品牌关。加强对农产品标准推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三是内培外引,壮大本土乡村直播电商人才。 一是推行“一产品一代言”计划,挖掘一批有才艺、有技能的返乡农民工或创业青年,逐步培育、孵化一批全能型电商直播人才,形成集群效应。二是与快手、抖音、淘宝直播等直播电商平台深入对接,与北上广深杭等直播电商发达地区深入交流,争取招引一批头部网红和知名 MCN 机构入驻;与开设电商课程的院校联合设立“电商学院”,通过“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等方式壮大本土电商人才。 三是出台乡村电子商务之星选拔管理办法、考评办法等,对粉丝数量多、带货数量多、市场口碑好的乡村直播人才,给予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支持,形成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 四是借助直播渠道,提升农产品影响力。 一是开展头部直播+龙头企业对接活动,鼓励电商直播企业与行业协会、企业联合打造“直播间”,不定期开展直播带货公开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举办头部主播采风活动,举办“网红主播淄博行”等活动,邀请本地头部主播和国内知名主播进企业、进农村、赏美景、品美食,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云揽客”,立体式、全景式、互动式宣传推广乡村文化资源、山水资源、旅游资源,快速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