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公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的起凤镇境内,是鲁中泰沂山脉北麓山前倾斜洪冲击平原与黄河洪水泛滥冲击平原的迭交凹地,北至预备河及以北部分区域,南到盛华园路、滩子道,西至东猪龙河,东到十字架河及以东部分区域,总面积1022.3公顷。主要由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组成。
(图片来源于博览新闻)
公园划为5个功能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1)湿地保护保育区:是指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部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外部干扰较少,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该区主要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积极营造适合动植物栖息的生态环境,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湿地保育区面积397.1公顷。
(2)湿地恢复重建区:是指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恢复重建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重点需要修复的区域包括:鱼龙村、夏庄村往北汇入小清河的几个河道,如箔场沟、官庄沟、十字架河。这些河道由于接近村庄,受生产生活污水的影响,水体有呈富营养化的趋势,因此将保护保育区南侧和东侧部分区域化为恢复重建区,规划采取一定的生态修复措施如重建湿地植被带(挺水植被、沉水植被、浮水植被)来滞留、降解,吸纳多余营养物质,进行生物净化后,近期使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中远期要达到Ⅱ类标准。恢复这些区域的水体,确保核心地带保护保育区的生态安全。
(3)湿地宣教展示区:是指为游客提供认识和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其主要功能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允许游客进入,但要严格控制进入量。马踏湖湿地公园内东北部区域以齐王阁景区为主的区域是开展湿地文化宣传(齐文化)和湿地认知(莲荷等湿地植物)的绝佳场地,因此将该区域化为湿地宣教展示区,规划以后在该区域建设湿地博物馆、文化长廊、红莲培育基地、观鸟亭等作为青少年湿地科普知识培训、宣传教育的重点区域。
(4)湿地合理利用区:依据湿地公园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景观等开展的亲水活动、观光、探险、农(渔、牧)家乐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区域。根据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未来的建设规划,将湿地公园西北区域化为合理利用区比较合理,有关的旅游景点与活动项目,将集中设置于此。
(5)服务管理区:维持湿地公园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管理服务机构、服务接待设施、医疗等设施设建设集中的区域。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安全保卫、医疗服务、广场、停车场等。